盲拧魔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,一开始学肯定会碰到一些困难,公式不熟,记忆较慢等。稍微练一下你往往会发现你的进步超出你的想象。尤其背的公式越多,越会觉得盲拧的记忆和还原其实很简单。因为你步骤越少,计算越少,对你的短期记忆干扰越小,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。
魔方盲拧尤其适合小朋友学习,我觉得6,7岁就完全可以盲拧成功了。各位爸妈想象一下,自己的小孩在学校同学老师面前,在各种亲友面前盲拧成功,那会是多么酷的情景。我相信这种盲拧成功的经验对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盲拧记忆和还原的顺序,我推荐是先背棱的顺序,角的顺序,大概就是记下两个手机号码。然后背棱的朝向和角的朝向,就凭着形象和你制定的还原计划记棱和角朝向。然后还原的时候先还原棱和角的朝向,再还原棱和角的顺序。
请先看下面视频,看完视频如果有问题解决不了,请看下面的常见问题
角朝向问题
对于第一步调整角块朝向,和第二步调整棱块朝向,我公式全学会了,就是不知怎么记忆。
记忆的角块朝向基本就靠你的计划来记。比如我要顶层对角两块做个第三招(记住右上角是顺是逆),然后顶层一块、底层一块做个跨顶层底层第二招。然后底层再做个第三招,这基本就记住了,没什么难的。
棱块朝向完全类似,就靠计划记。
棱朝向问题
对于第二步调整棱块朝向,中间层那些块怎么调整朝向?
就用setup reverse,把中间层棱块调整到顶层底层,和其他块组合。或者你也可以整体旋转魔方,把侧面变成顶面,做调整棱朝向的公式,没有问题。记得最后把魔方整体转回去。
Setup Reverse规则问题
setup reverse的移动法则每步都是不一样的,我比较晕。
对于第一第二步,调整角块和棱块朝向,setup reverse 完全不受限制。怎么转都行,你记得倒着reverse回去就行。
对于第三步调整棱块顺序,法则是,顶层底层可以随便转,左右两个侧面可以随便转,而前后两个面只能转180°。
对于第四步调整角块顺序,法则是,顶层底层可以随便转,而四个侧面都只能转180°。
对于奇偶校验,安全的法则是,用最严格的第四步的法则,某些情况可以放松请看视频。
棱块顺序问题
调整棱块顺序,如果最后就甩下一对棱要对换,怎么办?
这是就是标准的奇偶校验,需要甩下这对棱,角顺序调整时也会甩下一对角,然后在最后一步奇偶校验同时交换。请看棱块顺序第二个视频,实例部分,里面有例子,或者直接看奇偶校验那步。
调整棱块顺序,如果碰到一开始缓冲块黄红就是对好的怎么办?
这个没啥的,就从比如2开始第一个小循环,这第一个小循环就要以2开头以2结尾,比如你一开始记得编码就是2342.。。。。。。,然后做的时候还是当小循环不存在,一开始就做23,还是和缓冲块一起做,缓冲块当然会被换走,那没关系,最后肯定没错。不放心就睁着眼做一次就明白了。
调整棱块顺序,如果一开始碰见缓冲块只需要和一个块对换,比如和8对换,怎么记?
这个更没啥的,该怎么记怎么记,缓冲块不用记,那你就记8, 然后比如从2开始下一个小循环,那就接着记就行了,比如2342.。。。,编码就是82342.。。。,做的时候当小循环不存在,先做82.
调整棱块顺序,如果最后碰见两对对换,比如68对换,1A对换,怎么记?
这个就记6861A1就行了,做时就当小循环不存在。当然这种情况你也可以用灵活的方法,如果你学过PLL里的顶层十字对换公式, M2 U M2 U2 M2 U M2,如果setup不是很麻烦,你就可以先setup成顶层十字,做完上面公式后reverse,不过要注意setup时的移动法则。
棱块顺序和角块顺序问题
我能在四个侧面用三棱换公式吗?我能在侧面用三角换公式吗?
左右侧面可以用三棱块公式,因为这不改变色相。前后面不可以用三棱换公式。 对于三角换公式,四个侧面都不可以用。
大家也可以把教程下载下来看,具体下载方法请看这里。
魔方小站魔方盲拧入门视频教程
|
|
下面的视频,非常好看并发人深省,介绍Max Park,美国魔方选手,从自闭症儿童到2017年魔方世界锦标赛三阶速拧冠军的故事。
盲拧公式表
调整角块朝向的公式 |
|||
角块朝向的 第1招 |
(R U R' U R U2 R') (L' U' L U' L' U'2 L) |
||
(L' U' L U' L' U'2 L)(R U R' U R U2 R') 就是上面那个公式两个括号倒一下。 |
|||
角块朝向的 第2招 |
(L' U2 L U L' U L) (R U'2 R' U' R U' R') 就是第1招第一个公式的逆公式。 |
||
(R U'2 R' U' R U' R')(L' U2 L U L' U L) 也是把上一个公式两个括号倒一下。 |
|||
角块朝向的 第3招 |
z' (R U R' U')2 L2 (U R U' R')2 L2 z |
||
z' (U R U' R')2 L2 (R U R' U')2 L2 z |
|||
z' ((R U R' U')2 L)3 L z 右上这个角要逆时针转,就用 |
|||
z' ((U R U' R')2 L)3 L z 右上这个角要顺时针转,就用 |
|||
两个小鱼另外的解法 | (R U' U' R' U' R U' R') U 注意这个小鱼初始的位置和上面的小鱼是不同的。这个公式就是这个形状的OLL公式+U+顺时针三棱换PLL公式+U |
||
(R' U2 R U R' U R) U
就是这个形状的OLL公式+U+逆时针三棱换PLL公式+U |
|||
角块朝向的第3招在底面用 | (R U R' U')2 D2 (U R U' R')2 D2 |
||
(U R U' R')2 D2 (R U R' U')2 D2 |
|||
角块朝向两个提高速度的公式 | (R U U) (R' U' R U R' U') (R U' R') U2 |
||
R U'U' (R'2 U') (R2 U') R'2 U2 R |
|||
调整棱块朝向的公式 |
|||
棱块朝向第1招 |
顶层对棱翻 |
(M'U)2 M' U2
(M U)2 M U2 也就是上顺上顺上顺顺,下顺下顺下顺顺 |
|
棱块朝向第2招 | 顶层四棱翻 |
(M'U)4 (MU)4 也就是四个上顺+四个下顺 |
|
顶层左上相邻的两个+ |
(M'U)4 也就是四个上顺 |
||
顶层右下相邻的两个+ |
(MU)4 也就是四个下顺 |
||
棱块朝向第3招 | 顶层右下相邻两个棱翻 |
(R' U2) (R'2 U R' U')(R' U2) (r U R U')r' |
|
如果上面这个公式忘了,你也可以用对棱翻+准备回复的策略把这个情况搞定,如右所示。 |
(R B)(M'U)2 M' U2
(M U)2 M U2 (B' R') 就是准备(R B)把右边这个块准备到对棱的位置,然后上顺上顺上顺顺,下顺下顺下顺顺,然后(B' R')回复。 |
||
调整棱块顺序公式 |
|||
两个PLL三棱换公式 | (R U ' R) U
(R U R U') (R' U' R2) |
|
|
(R'2 U)(R U R' U')
(R' U')(R' U R')
|
|
||
调整角块顺序公式 |
|||
两个PLL三角换公式 | x' R2 D2(R' U' R)
D2(R' U R') x |
|
|
x'(R U'R) D2 (R'U R) D2 R2 x x'表示魔方整体旋转,方向就是让黄色面冲着你自己。有下划线的U'是用左手食指,斜体的 U' 或者 F' 是用右手拇指。 |
|
||
第二个公式,三个角块的三轮换。 | 第一个解法: (R' F'R2 F R U2)2 第二个解法: ((R' F R F')3 U2)2 就是(R' F R F')做三次,然后加上U2,然后上面步骤重复一遍。这个公式长一些,但更好记。 |
解法1:
解法2:
|
|
第一个解法: (U2 R' F'R2 F R )2 看4这个角是往下走,就用逆公式。他是 第二个解法: (U2 (R' F R F')3 )2
|
解法1:
解法2:
|
||
第一个解法: U (R'F'R2 FRU2) (R'F'R2 FR) U 第二个解法: U(R'FR F')3 U2 (R'FR F')3 U 跟第一个解法的道理一样,本来最后应该是U2+U',最后就等同于一个U。 |
解法1:
解法2:
|
||
第一个解法: U' (R'F'R2 FRU2) (R'F'R2 FR) U' 这个公式同样是用了一个准备回复的策略,加上上面的正公式。本来最后应该是U2+U,最后就等同于一个U'。 第二个解法: U'(R'FR F')3 U2 (R'FR F')3 U' 跟第一个解法的道理一样,本来最后应该是U2+U,最后就等同于一个U'。 |
解法1:
解法2:
|
||
(x2 y) U(R'F'R2 FRU2)(R'F'R2 FR) U (y' x'2) 这个公式就是翻了一下魔方,做前面8到3到1再回到8的公式,U (R'F'R2 FRU2) (R'F'R2 FR) U,
|
|||
第三个公式,三个角块的三轮换。 | (L2 U R2 U')2 |
||
(U R2 U' L2)2 |
|||
奇偶校验PLL公式 |
|||
1 | (R U R' U')(R' F)(R2 U' R' U')(R U R' F') 有下划线的U'是用左手食指,斜体的 U' 或者 F' 是用右手拇指。 |
3D动画 |
|
2 | (R U R' F')(R U R' U')(R' F)(R2 U' R' U') |
3D动画 |
|
3 | F(R U'R' U')(R U R' F')(R U R' U')(R' F R F') |
3D动画 |
|
4 | z(U' R D')(R2 U R' U' R2 U) D R' |
3D动画 |
|
5 | (R' U2)(R U'U')(R' F R U R' U')(R'F' R2 U') |
3D动画 |
|
6 | (R U'U')(R' U2)(R B ' R' U')(R U R B R2' U) |
3D动画 |
|
7 | U' (R'U R U') R2' b' x
(R' U R) y'
(R U R' U' R2) |
3D动画 |
|
8 | (R' U R' d') (R' F') (R2 U' R' U)(R' F R F) |
3D动画 |
|
9 | z(R' U R')z'(R U2 L' U R') z(U R')z'(R U2 L' U R') |
3D动画 |
|
10 | z (U'R D')
(R2 U R'U') z' (R U R') z (R2 U R') D R' |
3D动画 |